麻将胡了2模拟器网页版氧气吸入操作流程是临床上常见且重要的护理操作,旨在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,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饱和度,促进组织新陈代谢,维持机体生命活动。以下是山东固齐力分享的该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:
一、准备阶段
1.护士准备:着装整洁,修剪指甲,洗手,戴口罩,确保操作前的个人卫生和防护。
2.环境准备:确保操作环境安静、整洁、光线充足,并远离火源,氧气筒至少距明火5m,暖气1m,以保证用氧安全。
3.用物准备:
一次性吸氧鼻导管(或面罩等根据医嘱选择)
氧气吸入器1套(包括流量表、湿化瓶、通气管)
弯盘、医用棉签
用氧记录单、小水杯、纱布或面巾纸
无菌蒸馏水(加入湿化瓶内至1/2~1/3)
其他可能需要的物品如胶布、别针等
二、核对与评估
1.核对医嘱:核对患者的详细信息,包括姓名、床号、吸氧流量等。
2.评估患者:评估患者的年龄、病情、缺氧程度、鼻黏膜情况、治疗情况、意识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,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氧气吸入治疗。
2_副本.jpg
三、实施阶段
1.体位准备: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,如低斜坡位、半坐卧或坐位,有利于呼吸和氧气吸入。
2.清洁鼻腔:用湿棉签清洁患者双侧鼻腔,清除鼻腔分泌物,保持鼻腔通畅。
3.连接设备:将氧气流量表与供氧装置连接,确保连接紧密无漏气。
4.调节流量: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,一般轻度缺氧为1~2l/min,中度缺氧为3~4l/min,重度缺氧为5~6l/min;小儿一般为1~2l/min。
5.插管或戴面罩:
如使用鼻导管,将鼻导管轻轻插入患者双侧鼻孔约1cm,动作轻柔以免损伤黏膜,并用胶布固定鼻翼及面颊部或用别针将导管别在肩部衣服上。
如使用面罩,将面罩覆盖在患者口鼻处,用松紧带固定好,松紧适宜以避免漏气。
6.记录观察:记录给氧时间、氧流量及患者反应,密切观察患者缺氧改善情况、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氧气装置是否漏气及通畅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用氧安全: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注意用氧安全,切实做好“四防”,即防火、防震、防热、防油。
2.湿化液选择:常用湿化液为冷开水或蒸馏水。急性肺水肿患者可使用20%~30%酒精湿化以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。
3.观察反应:在吸氧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和缺氧情况,如有异常及时调整氧流量或采取其他措施。
4.停氧处理:当患者不需要继续吸氧时,先分离鼻导管(或面罩)并清洁患者口鼻部,然后关闭氧气流量表开关并卸表,*后整理用物并记录停氧时间和患者呼吸情况。
通过遵循以上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,可以确保中心供氧系统氧气吸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