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目的
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,提高动脉血氧分压、动脉血氧饱和度,增加动脉血氧含量。维持机体生命活动。
二、评估
患者年龄、病情、缺氧程度、鼻黏膜情况、意识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。患者是否理解吸氧法的目的、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。
三、准备
1、医护人员准备:着装整洁、修剪指甲、洗手、戴口罩;
2、环境准备:室温适宜、环境安静、光线充足、远离火源;
3、用物准备:一次性吸氧鼻导管、氧气吸入器1套(包括流量表、湿化瓶、通气管)、弯盘、医用棉签、用氧记录单、小水杯、纱布或面巾纸、无菌蒸馏水(加入湿化瓶内至1/2-1/3)。
四、实施
1、核对解释:根据医嘱,核对并评估患者,确认患者并了解病情,向患者解释说明目的、过程及方法,除去患者的紧张情绪,取得患者合作;
2、准备工作:如病情许可,可协助患者拾高床头,取低斜坡位、半坐卧或者坐位;
3、清洁鼻腔:用湿棉签清洁双侧鼻腔,除去鼻腔分泌物;
4、连接检查:将氧气流量表与供氧装置连接,连接鼻导管;
5、试吸通畅:试吸鼻导管通畅,确保管道密闭,功能完好;
6、调节流量:按医嘱调节氧流量,轻度缺氧1-2l/min,中度缺氧3-4l/min,重度缺氧5-6l/min;小儿1-2l/min;
7、插管固定:将鼻导管插入患者双侧鼻孔约1cm,动作轻柔,以免引起黏膜损伤,将导管环绕患者耳部扣于颔下,根据情况调整松紧;
8、记录观察:记录给氧时间、氧流量、患者反应,观察缺氧改变的情况、血气分析的指标、氧气装置是否漏气及通畅、有无出现氧疗的作用,有异常及时处理;
9、停氧:核对患者,解释停氧原因。先分离鼻导管,协助患者取舒适位置,关闭氧气流量表开关,然后卸表。整理用物,洗手,记录停氧时间、患者呼吸情况等。
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切实做好防火、防震、防热、防油等工作。同时,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和缺氧情况,如有异常及时调整氧流量或采取其他措施。
